王 玲
王玲,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,教育部语信司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。南京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系副主任,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负责人、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负责人。2016-2019年,担任美国艾默里(EmoryUniversity)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;2013-2014年,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语言学系访问学者。
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、城市语言调查和语言规划研究。近年来主持国家科技部、国家社科基金以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十余项,参与日本学術振興会科学研究项目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、国家语委“十三五”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其他各类项目多项。出版专著2部,参著或参编教材多部;在《JournalofMultilingualandMulticulturalDevelopment》、《语言文字应用》、《语言科学》、《语言教学与研究》等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,论文曾被《新华文摘》《人大复印资料》转载。
联系方式: njuwangling@nju.edu.cn.
著作:
2023年,《语言社会化与城市新生代语言传承》,南京大学出版社》
2021年,《家庭语言规划视角语言传承研究》,南京大学出版社。
2021年,《城市语言调查教程》,南京大学出版社。
2012年,《城市语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。
代表性论文:
2024,城市老年人语言服务问题调查研究,《语言战略研究》,第4期。
2023,家庭语言规划研究中的叙事转向法,《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》,第2期。
2022, Languageideologies,languagepolicies,andshiftingregionaldialectproficienciesinthreeChinesecities,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.(SSCI2区)
2021,语言治理实践观及其实践范式,《新华文摘》全文转载,第5期。(文科卓越)
2022,共同富裕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语言服务研究,《河海大学学报》,第2期。
2022,即时通讯工具中请假言语行为结构序列与言语策略研究,《当代修辞学》,第4期。
2022,基于因子分析的中文学习者低分段作文语言特征,《外语研究》,第1期。
2022,重大突发事件中涉外应急语言服务的基本问题,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》,第6期。
2022,抚养者语言意识类别及对年轻一代方言能力的影响,《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》,第十二辑。
2021,家庭结构变化与城市90后方言能力的发展,《中国语言战略研究》,第2期。
2021,语言治理规划观及其实践范式,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《语言文字学》,第1期。
2021年,语言治理规划观及其实践范式,《新华文摘》第5期全文转载。
2021年,城市语言治理规划观的基本内涵及实施过程,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》第6期,42-49页。
2021年,金坛本地话和江北话的被动句,《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》第九辑(C集刊)。
2021年,公共空间“语言粗鄙化”现象及其治理,《外国语文研究》第2期(C集刊)。
2021,KingK.A.,WangL.FamilyLanguagePolicyandLanguageTransmissioninTimesofChange.In:LewisH.,McLeodW.(eds)LanguageRevitalisationandSocialTransformation.LanguageandGlobalization.PalgraveMacmillan,Cham.
2021年,城市蒙古族家庭三代人语言能力分析,《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》第十辑,265-282页。
2021年,语言文明建设,《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》蓝皮书,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编,商务印书馆。
2020年第6期,试论语言应急服务,《东南大学学报》。
2020年第3期,团体语言应急能力构成及在防疫中的体现,《语言战略研究》。
2020年第5期,语言治理规划观及其实践范式,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》。
2020年3期,美国华裔家庭父母语言意识类型及影响因素分析,《华文教学与研究》。
2018年第2期,言语礼貌的代际感知差异调查与分析,《中国语言战略》。
2017年创刊号,语言认同与语音变异,《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》。
2017年第6期,语言规划视角下家庭语言及其研究,《语言战略研究》。
2016年第4期,语言经济学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语言城市化研究,《河海大学学报》(C刊)。
2016年第1期,语言意识与家庭语言规划,《语言研究》(C刊)。
2017年,《汉语语用学教程》(主要成员),暨南大学出版社。
2014年第3期,“身份认同与儿化使用”,《暨南学报》。
2014年第2期,“城市化中语言适应行为与语音变异的关系研究”,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》。
2013年第5期,“城市语言环境的变化与城市语言冲突事件”,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》。
2013年第1期,“语言生活中的弱势群体”,《外语研究》。
2013年第5期,“现代汉语评论话语使用状况研究”,《扬州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。
2012年第1期,“城市化中本地居民和外来移民的语言适应行为研究”,《语言文字应用》。
2011年第4期,“句法结构的定量分析”,《汉语学习》。
2010年,《社会语言学实验教程》(主要成员),北京大学出版社。
2010年第6期,“城市语言调查”,《浙江大学学报》。
2010年第3期,“农民工语言认同与语言使用的关系及其机制分析”,《北华大学学报》。
2010年第1期,“南京社区语言使用与语言认同规律分析”,《中国社会语言学》。
2009年第1期,“合肥科学岛社区语言调查”,《语言科学》。
2009年第5期,“言语社区基本要素的关系和作用”,《语言教学与研究》。
2009年第2期,“言语社区内的语言认同与语言使用”,《南京社会科学》。
2008年第4期,“社会语言学实验室的实践与创新”,《南京社会科学》。
本科生课程:
语言学概论(核心课);现代语言学流派(选修);城市语言调查(选修)
研究生课程:
社会语言学理论与方法;语言教学调查与统计;课堂教学观察与实践
后疫情时代双轨并进教学模式下中文人才培养的挑战与对策研究,22YHJD1050,2022-2023年。
高校语言智库与跨文化传播能力研究,南京大学GESP重点项目,2021-2023年。
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,科技部国家级外专项目,G2021140001L,2021年。
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基地项目“国际中文教育高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”,2021-2022年
语言治理新兴智库研究,科技部国家级外专项目,G20200010033,2020年
国家社科基金项目“语言社会化模式与城市新生代方言传承的关系研究”(编号18BYY071),负责人,(2018-2021)
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“多语环境下美国华裔家庭隐形语言规划调查研究”(编号:17YJA740052),负责人。(2017-2020),
南京大学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研究专项“重大疫情防控中应急话语服务及建设策略研究”负责人。(2020)
江苏省人文社科基金项目“家庭语言规划与城市方言的传承”(编号:16YYB001),负责人。(2016-2019)
国家语委“十三五”基金重点项目“新时代城市语言文明建设研究”(ZDI135-100),2020-2020。
国家社会基金重大项目“网络空间社会治理语言问题研究”(20&ZD299),参与,2020-2022.
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020年度国际中文教育重点项目“国际中文教育质量评价和机构评价研究及学术平台建设”项目,子课题负责人。
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苏皖鄂赣江淮官话与周边方言的接触演变研究及数据库建设”(19ZDA307),(1919-2022)。
江苏省博士后基金项目“新生代流动人口语言环境和语言适应状况研究”(编号:201300204),负责人。(2013-2015)
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“语言经济及新生代流动人口语言竞争力调查研究”(编号:2014M5616612),负责人。(2014-2016)
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(青年基金)“城市弱势群体语言环境和语言生活的调查研究”(编号:09YJC740041),负责人。(2009—2012)
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“进城务工人员语言使用与语言认同研究”,负责人。(2010)
国家语委“十三五”重点项目“新时代城市语言文明建设研究”(编号:ZDI135-100),主要成员。(2019-2021)
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(编号:2017ZDAXM002),主要成员。(2017-2019)
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“汉语方言自然口语变异有声数据库建设”(编号12&ZD177),主要成员。(2012-2015)
国家语委“十二五”科研规划2012年度委托项目“语言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研究”(编号:WT125-37),主要成员。(2012-2015)
日本学術振興会科学研究費補助金项目“日中対照に基づく、若者のネット・ケータイによる情報行動の実証的研究”(编号:23652100),主要成员。(2011-2013)
教育部、国家语委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与信息化项目“汶川地震羌族语言抢救、保护和发展策略研究”(编号:MZ115-95),主要成员。(2010-2012)
江苏省社科项目“进城农民工的语言调查”(编号:07yyb004),主要成员。(2007-2011)
国家语言文字应用“十一五”科研项目:重点项目“语言规划经典研究”(编号:ZD115-06),主要成员。(2007-2011)
2020年度南京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共享教学案例“对外汉语教学课堂观察与微格实践教学”;
2019新型智库治理暨思想理论传播高峰论坛光明智库精品奖;
2019年,“跨文化素养与语言技能”系列课程(英文授课)获南京大学国际化课程项目立项;
2019年,“城市语言调查”课程获南京大学“专创融合项目”立项,并入选南京大学校级千层次课程建设系列。
2016年,“现代语言学流派”获江苏教育厅高校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培育课程立项
2014年获南京大学中国银行青年教师教学成果奖二等奖
2013年获南京大学青年教师人文科研原创提名奖
2012年获得南京大学“石林”讲教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