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
创刊辞 赵宪章
理论研究
先秦语图一体对后世语图关系的影响 包兆会、周展
历史研究
视觉隐喻观照下圣像破坏运动时期的“语-图”关系分析 郭伟
“昭君出塞”故事的图像接受 李征宇
《洛神赋》与《洛神赋》图的文图创作 王怀平
京官雅集观念的嬗变及其雅集图 张高元
翁方纲与苏轼的画像题跋及文人的笠屐图情结 付元琼
《详注聊斋志异图咏》中的“语-图”互文现象 吕东
从文字到图像
——《红楼梦》接受过程中的视觉性及其意义 陆涛
美术在鲁迅生命活动中的价值和地位 孙伟
刘以鬯与城市图像 [香港]黄劲辉
诗与时装:试论《衣想》的文字与图像的对话 [香港]黄淑娴
成果选登
山海经图:寻找《山海经》的另一半 马昌仪
文学与图像的对立与共生 高建平
思想史家眼中之艺术史
——读2000年以来出版的若干艺术史著作和译著有感 葛兆光
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赵宪章
语言的图象与图象的语言
——“语言哲学”转向“视觉哲学” 尚杰
域外传真
言语意象简单史及其宗教渊源 W•J•T•米歇尔著,李永新译
论图像与诗歌 约翰•哥特弗里特•赫尔德著,李永新译
“虹”字与它的龙形图像:试析商周至汉代双首一身龙纹的含义 [法] 李晓红
学术纵论
近十年来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述评 侯爽
《语词与图像》(Word & Image)杂志述评 马迎珺
语图关系的现代演绎
——评《文化演绎中的图像》 张勇
《圣经》文学与中国化图像
——访画家何琦 包兆会
文学图像文献存目
《列女传》图像文献存目 许结、李征宇
第二卷
一、古典文学插图专题研究
“剪灯二种”之插图与文本传播 乔光辉
插图本《三国演义》的“语-图”互文现象研究 孟庆曼
二、理论研究
文与图:从空间再现到空间分裂 高小康
语图关系认知考辨 郭 伟
三、历史研究
论先秦神话人物与先秦美术的关系 陈 健
马和之《诗经图》及其与《诗经》的关系 马迎珺
汉墓绘画中两个图像系统的讨论
——主流社会天界图像与民间社会仙界图像的比较 汪小洋
“文姬归汉”故事的图像演变 李征宇
戴嵩牛画与牛画题跋 傅元琼
论元代绘画中渔父题材的普适性 李彦锋
略论徐渭题画诗 周 群
论山林雅集的图-文修辞 张高元
明代古本《西游记》与《目连戏》“图—文”互文性研究 杨 森
谭宗浚《述画赋》评议
——兼论赋、画关系的历史衍变 许 结
晚清画报体文学:近代文学大众化传播的新模式
—— 以《图画日报》刊载之“世界新剧”《新茶花》为例 陈晓屏
浅析民国时期摄影图像与表演的关系
——以1935年《良友》中的两则摄影报导为例 张 勇
中国现代关于诗画关系的两种认识模式 周欣展
网络游戏的语-图关系论析 鲍远福
四、域外传真
艺格敷词与后现代画家诗 迈克尔•戴维森 穆宝清译
艺格敷词与再现 詹姆斯•赫弗南 穆宝清译
玉涧潇湘八景诗画研究 [新加坡] 衣若芬
五、学术纵论
近年来《山海经》语—图关系研究综述 周恬逸
近年来“文学与图像”关系研究成果摘要 周恬逸
现代绘画向文学的告别——访画家林逸鹏 包兆会
新画意与新诗情——访画家沈勤 包兆会
六、文学图像文献存目
孔子画像文献存目 伏健强
西王母画像文献存目 李征宇
第三卷
历史研究
从小说的封面设计看“语-图”关系
——以小说《到灯塔去》为例 方光柱
论中国早期神话的文字记载与图像传承 孙文起
历代《楚辞》图及其与《楚辞》的关系 包兆会、侯爽
山水方滋
——谈魏晋山水诗与山水画的缘起 刘云飞
神话学视阈中关羽形象的语图关系研究 刘涛
《十咏诗》、《十咏图》“语—图”关系研究 杨儒
唐寅的高士图及其相关诗文研究 张高元
明清《山海经》语-图关系研究 周恬逸
清初表征伦理孝谊之画像及题咏 [台湾] 毛文芳
论清代戏曲与年画的关系 齐静
诗情画意
——《张光宇绘民间情歌》对民国新文学的回应 沈卫威
析当代连环画与政治抒情诗的同源异构关系(1949—1979) 邓良
——以一组“终极意象”为支点的考察
浅析《西游降魔篇》电影、小说之语图互文及其成因 孙闻宇
域外传真
拆装手册:杜尚作品《鉴于》(Étant donnés)中的词语与图像 [美] 迈克尔•R•泰勒
手稿彩饰、纹章学与《爱德华三世》 [法] 安•库涅凡丽
兰亭流芳在朝鲜 [新加坡] 衣若芬
学术纵横
南京大学文学院举行第二期 “文学与图像”学术沙龙 杨儒
南京大学文学院举行第三期 “文学与图像”学术沙龙 杨儒
工作坊:“旅行的图像与文本” 复旦大学
“国际词语与图像研究协会”简介及协会前三届会议概况 尹德辉
“图说”的极端形式及其伪“符号革命”——评徐冰《地书》 赵劲鹏
《圣经》文学与中国化图像——访画家岛子 包兆会
“文学与图像”研究文献
老子图像文献存目 苗学瑶
庄子图像文献存目 毛 笛
孟子图像文献存目 赵 迪
“文学与图像”名著精义(十种)
第四卷
理论研究
贡布里希论语言与图像 穆宝清
抽象与相似性之图像符号逆转
——视觉隐喻生成手段美学分析 郭 伟
历史研究
《山海经》西王母母题的图绘流变及其文图关系 周恬逸
先秦老子形象与历代老子图关系研究 苗学瑶
先秦孔子形象与历代孔子图关系研究 包兆会
庄子形象与庄子图关系研究 毛 笛
魏晋文学对后世图像的影响 邹广胜
战争主题文学创作中曹操的自我塑造与战争中的曹操图像研究 刘 涛
从《洛神赋》到《洛神赋图》
——试论图像对文学的转译方法 钟雪梅
六朝画论形神关系新论 刘云飞
“清空”范畴新释
——基于词学史与画学史的比较视角 谷 卿
戏剧文学与电影中的“图说”
——以《赵氏孤儿》为例 王 东
论题图诗的视觉取向与心理影像
——以惜抱轩题图诗为例 许 结
诗教传统与清代宫廷诗经图 李杰荣
民间美术与鲁迅文学创作的关系 孙 伟
从旁白看电影改编中的语图关系
——以《阿Q正传》为例 陈江月
越界筑路:侣伦的《蓬门碧玉》及早期香港电影的文学改编 [香港]黄淑娴
《传奇》、《流言》的语图关系研究 刘德胜
连环画的语图关系研究 倪雪坤
域外传真
模仿心灵:莎士比亚《露克丽丝遭强暴记》中艺术的作用 [美] 朱迪思•邓达斯
题跋、鉴赏与中国绘画 [美] 李德林
学术纵横
南京大学文学院“文学与图像”第六至八期学术沙龙简况 陈晓旭
《唐诗画谱》:墨染江山,刀刻闲情 李悦池
“文学与图像”名著精义(十二种)
|